资讯中心NEWS

J9.com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与国际素养培养:中国教育学会分会2023学术年会分论坛在海南举行

2023-12-04 12:36:0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J9.com12月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J9.com,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海南外国语学校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2023学术年会暨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助力国际教育创新研讨会”在海南召开。

  会议分论坛四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与国际素养培养”为议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莫景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全J9.com,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夏谷鸣,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部主任李莎,武汉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二级调研员胡忠巍,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祖志,深圳市南山区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梁勇等专家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享等形式展开深入研讨,从不同维度结合大会主题进行充分交流。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华蓉主持。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莫景祺作题为《新课标与学生国际素养培养》的报告。莫景祺从新课标的时代性、新课标的开放性、在落实新课标当中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在落实新课标当中学习借鉴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与学生国际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应通过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落脚点、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把学科实践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全作题为《新时代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李全从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国际理解教育的定义、成都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案例、未来的教育思考等方面,分享了自2015年以来成都市在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中的思考和实践。他强调,未来的教育是融入到新课改、渗透到学科中的常态化教育理解,在成都市国际理解不是选择题,是所有学校走向高质量的必答题。

  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夏谷鸣作题为《英文教育与国际理解》的报告。夏谷鸣从全球化趋势、多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三个方面,阐述了国际理解是外语教学培养的重要渠道,也是外语教学学科的任务。他表示,语言的能力培养是理解力,理解语言的能力,理解文化的能力,这个文化不是单元的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国际理解就在其中。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部主任李莎作题为《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的实践探索》的报告。李莎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表达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并从讲什么、怎么讲、在哪讲、谁来讲四个角度进行了东城区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探索的分享。

  武汉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二级调研员胡忠巍作题为《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J9.com。胡忠巍以武汉市经开区为例,分享了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的探索和初步成效。他在案例分享中介绍,一是立足学校特色,构建融合课程体系;二是立足课堂教学,适时渗透国际理解;三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增进国际理解;四是打造教师团队,拓宽师生国际视野;五是创建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祖志和深圳市南山区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梁勇作题为《深圳市南山区国际化特色办学实践》的报告。张祖志表示,智能时代应通过创造力、批判思维等协助力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并通过扩大方式转变、评价改革、体育通道、培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思考,阐述了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指向未来胜任力的增量。

  梁勇从学校教育理念、课程创新、基本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分享了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实践经验,并指出运用技术构建课程数字化教育生态的重要性,强调数字技术工具作为脚手架和沟通媒介,要成为学生手里的工具去表征他们已经知道或者是正在学习的内容。

搜索